灵鑫雕塑
咨询热线18632112362
当前位置: 灵鑫雕塑> 人物> 古代人物>

孔子先师景观铜雕

孔子先师景观铜雕

发布于 查阅99次  
  • 孔子先师景观铜雕 (1)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现代城市铜雕就像城市的眼睛,最能反映出城市的风采和神韵。作为空间艺术的城市铜雕,虽然是隶属于环境的存在而存在,但城市却积极主动地给环境以充实,增强人们对于环境的主观意识。和其他铜雕一样,城市铜雕经历了惨淡、曲折的过程,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在21世纪城市铜雕该何去何从呢?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城市铜雕和城市铜雕的共同点在于不能仅仅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旧的观念中,不能停留在城市铜雕与建筑的比例、体量、空间、色彩、材质等等关系上,而要进一步地探求城市铜雕在现代城市中人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作用,特别是人与自然、心理、历史、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关系。作为一种环境艺术,城市铜雕应该如何和整个城市呼应、交融,美国城市铜雕的发展或许能给我们某些有益的启示。

扫码快速获取报价 电话微信同号
18632112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