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运动人物基地雕塑
人是动物,应该运动。但是,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人则不能运动或者说不能剧烈运动,比如:刚做完了大手术、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刚刚劳作一天、体质差、营养不良等等。中国的重要哲学思想"中庸之道"意思就是适量、张弛有度。对于一般人来说,运动太少或者过度都是有害的。
有的人听专家说:"每天必须走一万步",结果3个月后住院了,因运动量过大膝盖积水。2012年11月广州举办马拉松比赛,导致两名年轻人因剧烈运动死亡。因过度运动致病、致死的人很多。
每个人体质不同,一定要根据自己当时的体质决定运动量,运动宝贝是个性化、科学化即个性化科学运动。严格的讲,运动和饮食一样,都是一门个性化的科学。
北京市身心智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营养专家张金波说:"个性化科学运动,应该是经过科学营养技术检查,身体营养食物缺乏还是过剩,来决定每个人运动量的多少。营养过剩则说明缺乏运动,而营养缺乏则绝对不能剧烈或长时间运动,体质差的人过量运动是非常有害的,头晕、摔倒甚至会猝死"。
人物雕塑在西方国家历史也很悠久。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及17、18、19世纪,直到20世纪,几乎遍及各国的大小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及其文化的重要组成。在中国,虽然秦始皇下令收缴天下兵器,运至都城咸阳销毁,并铸成12个各重24万斤的大铜人,排列在阿房宫殿前,但并不似西方那样自觉将其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也未出现类似西方的人物雕塑。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如上海、天津、成都、广州、重庆等地建立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人物雕塑。5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物雕塑在许多大中小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在人物雕塑创作十分活跃的情况下,80年代初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和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负责全国城市雕塑的规划、筹备、协调及创作工作,从此中国的人物雕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