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古代人物铜雕
拓跋珪(371年8月4日 ~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
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在代国灭亡后,苻坚将年幼的拓跋珪安置在家乡,后随母亲贺兰氏寄居匈奴独孤部首领刘库仁部落。 登国元年(386年),趁乱复立代国,即位于牛川,后改称魏王,此时的拓跋珪年仅十五岁。对内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拓跋珪改革),推动拓跋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部、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并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于参合陂之战大败慕容宝,又在柴壁之战击溃姚兴,为拓跋焘统一北方奠定坚实的基础。皇始三年(398年),确定国号为"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皇帝位。执政晚期沉湎酒色,刚愎自用,猜忌臣下,不睦兄弟。
天赐六年(409年),在拓跋绍发动的宫廷政变中,遇弑身亡,年仅三十九岁,追谥宣武皇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谥道武皇帝 。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庙号为太祖。
铜雕的形式和主题往往与城市的历史、传说、文化有关,一件好的广场铜雕将成为城市的名片。当我们漫步在城市中的广场公园中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抽象的、现实的、创意铜雕等作品,这些作品惟妙惟肖,涵义深刻,经常使人驻足良久。在城市中广场铜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和城市人文文化相辅相成,是城市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
艺术本身是一种境界,更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在铸铜雕的生命力艺术中,在具体的事物中追求完美,保持一个精准的秩序,与生命的整体秩序相平行。艺术是一种精神,人们向往的境界,我们对外部大大小小的行为追求完美的同时,始终保持我们内在的精神优雅和精准有序。铸铜雕的最大动力就是给我们更多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洗涤。铸铜雕在艺术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壮大。真正的艺术,是自发创作的、来自内心智慧的艺术为代表的。打造更深刻的艺术,用的就是时代的这种个性。艺术总是会产生美好的时刻。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用更鲜明的色彩来调动我们的光芒,内在的心灵秩序,这不仅仅是一个符合的代表,更是一种意义的象征。铜雕在中国发展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