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鑫雕塑
咨询热线18632112362
当前位置: 灵鑫雕塑> 人物>

少年梁启超读书人物铜雕

少年梁启超读书人物铜雕

发布于 查阅138次  
  • 少年梁启超读书人物铜雕(1)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祖父梁维清,父亲梁宝瑛,都曾以士绅参预乡政,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梁启超自四岁起居家就读,跟祖父识字。在早年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中,梁启超不仅学到了不少传统的文史知识,而且还听到了许多悲壮激昂的爱国故事。祖父经常给他讲述“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朗诵激动人心的诗歌篇章。这种带有爱国情感和思想倾向的课外教育,对梁启超有着重要影响。历代杰出人物忧国忧民的风范、舍生忘死的品格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有清一代自乾嘉以降,知识分子的出路越来越狭窄,只有通过科举,由学入仕,才被视为“正途”,而用其他方法取得功名的机会很少。这就迫使许许多多的青年学子不得不以全部精力去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时文,希冀沿着科举的阶梯步步攀登,获取功名利禄。梁启超在少年时代,也是沿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光绪八年(1882年),梁启超年仅10岁,就去广州应童子试,结果不中。两年之后,再到广州应试,中秀才,补博士弟子。少年登第,这对梁家来说,确实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父亲期望儿子能学优登仕,光宗耀祖,因此对他管教十分严格,而这时候的梁启超也如井底之蛙,“不知天地间于帖括外更有所谓学也”,整天都在潜心钻研八股文。

光绪十一年(1885年),梁启超进广州学海堂读书。学海堂为前两广总督阮元所办,“是省城专治经学之所”。梁启超在这里学习汉学。段玉裁及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等汉学家注重考据,旁征博引,精研古籍的治学方法和学术成果,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形之下,格式、内容都有严格要求的八股文章,便令人感到缺乏生气和枯燥无味了。在学海堂学习时期,梁启超逐渐萌发了“弃帖括之志”。

一个城市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而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生生不息的。而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城市的发展当然需要融入这样的一个城市铜雕来展现这样的一种形象,让来到这个城市中的人都能够感受到这样的一份独特美好。城市铜雕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现如今城市建设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表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和艺术气息。城市铜雕不仅仅能体现一个的城市的文化环境的发展,还能给这座城市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城市铜雕和其他的建筑群集体构成了城市高雅美丽舒适的环境,使得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不仅能感受到建筑群的壮大美观,还能在铜雕给人们带来的艺术欣赏。

扫码快速获取报价 电话微信同号
18632112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