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鑫雕塑
咨询热线18632112362
当前位置: 灵鑫雕塑> 人物> 校园人物>

儿童拔河比赛标志铜雕

儿童拔河比赛标志铜雕

发布于 查阅233次  
  • 儿童拔河比赛标志铜雕(1)

拔河活动不仅在唐代的民间流传,在皇宫中也有举行,这在封演《封氏闻见记》中也有记载。其中一次是在唐中宗时(705-710年)的一个清明节期间举行的,地点在梨园球场。当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贵人多,西朋奏胜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竞输。"结果,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璟因为年老,随绳而倒,很久都爬不起来。中宗在一旁观战,见状大笑,忙命左右快快起。

唐代,拔河活动较多,且进一步规范。《新唐书·兵志》载:"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采,食梁肉,壮者为角抵、拔河、翘木、扛铁之戏。"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说明到了唐代,正式有了拔河之名,而且拔河已经成为广泛流行的"风俗"活动,民间通常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拔河活动。

关于唐代拔河的规则方法,唐人封演曾作了详细的记述。"拔河,古谓之牵钩……古用篾缆,今民则用大麻絙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二朋,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是说以前拔河用竹篾编拧的绳子,唐代改用粗大的麻绳。绳长四五十丈,在大绳的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拔河的人将小索挂于胸前,这样就更易施力。拔河者分作两队,在大绳居中的地方立大旗为界,相对而拉。"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拔河")可见,那时的拔河虽然与现代大体相似,但不同之处一是拔河双方不是面对而拽,而是背对而拉;二是所用绳子不是一根而是"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这样,参与的人数更多,场面和规模也更大,也更加热闹而有气势。

中华的铜雕文化历史悠久,一旦确定了取向,艺术的发展便有道可循,人物铜雕铜雕文化主要是通过铜雕作品展示出来的,作品中的细节,都是体现艺术的一方面,传统的铜雕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好的方面吸取过来,把传统的产品打造成符合现代潮流的铜雕作品,其中本质的东西没什么改变,改变的是其中的理念和思想。铜雕工艺品、艺术铜雕等等,都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扫码快速获取报价 电话微信同号
18632112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