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戚继光铜雕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军事上戚继光撰写了两部重要兵书即《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部书是他练兵打仗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训练军队的教本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录《四库全书》占军事著作的十分之一。
戚继光初到山东备战倭寇时发现明军将骄兵惰、纪律松弛、兵不习战跟熟练使用倭刀、重箭的倭寇相比战斗力实在太弱。于是戚继光到金华、义乌等地招募了3000农民并亲自训练他们这便是早期的”戚家军“。戚继光给戚家军装备的火炮又称为“虎蹲炮”因为其射击的样子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所以得名。明朝军队重视火器的使用并专门成立了配备火器的部队“神机营”。在与倭寇作战时戚继光发现鸟铳与佛朗机使用起来缺憾极大鸟铳虽然精准但是杀伤力太弱而佛朗机虽然有杀伤力但非常笨重不利于扛行。于是戚继光便发明创造了“虎蹲炮”比鸟铳杀伤力大比佛朗机轻便于携带。并大量制造配备。
戚继光在修建长城过程中依据“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筑思想山势低矮处加高城墙山势高峻处修建敌楼个别地方加修了障墙、支墙、挡马墙全部为砖石结构或砖石木结构使这段长城设施完备、构筑牢固、布局严谨、可攻可守。经专家鉴定金山岭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的精华之所在。障墙、文字砖、挡马墙被誉为金山岭长城的“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