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鑫雕塑
咨询热线18632112362
当前位置: 灵鑫雕塑> 人物> 伟人>

红军抗战铜雕

红军抗战铜雕

发布于 查阅203次  
  • 红军抗战铜雕(1)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简称"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1927年黄安县(今红安) 农民政府大门两旁写对联出现的"红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红军"一词称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在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经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革命军多次"围剿"和"清剿"。

"红军"一词最早见于一副对联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同年11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麻城县农民自卫军攻占了国民党占据的黄安县城,史称黄麻起义 ,旋即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县城有名的书法家吴兰陔先生非常高兴,即挥毫写下了一副对联,贴在黄安县农民政府大门上。对联写道:"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此联对仗工整,巧妙地嵌入了"绿、青、白、黑、赤、黄、碧、紫、苍、红"十个表示颜色的词,感情浓烈,又十分贴切地描绘了当时的形势和人民革命的激情。尤其难得的是,对联中运用了"红军"一词。这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称为"红军"的第一人。

名人铜雕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依然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俗话说的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古代名人雕塑头像同样具有现实的重大意义,为了方便群众瞻仰和缅怀革命先烈和为青年一代提供革命传统教育场所,名人雕塑的意义更是深远,对现代人有一种教育意义。对现代人的思想和观念都有着很深的意义。名人铜雕栩栩如生,再现一些革命事迹。让现代人更了解古代的事,对古代人流传下来的精神加以继承和发扬。 我们走在城市的街道上面都会看到这些名人铜雕工艺品,主要的目的在于教育意义,提高城市的品味。

扫码快速获取报价 电话微信同号
18632112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