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鑫雕塑
咨询热线18632112362
当前位置: 灵鑫雕塑> 人物> 伟人>

冲锋抗战组合铜雕

冲锋抗战组合铜雕

发布于 查阅175次  
  • 冲锋抗战组合铜雕(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两个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逐渐形成,在战略上相互配合。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立即投入抗日斗争。八路军刚开赴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此时在中国正面和敌后战场上,国共抗日军队一共抵抗着日军57个师团,超东南亚加上太平洋战场的日军总数。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华民族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进行的抗日战争,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它是世界存在着苏联、英美、日德意三大势力和法西斯、反法西斯阵线的影响下进行的,需要审时度势,正确提出反对日本侵略的方针和政策,加强国际上反法西斯阵线的战略配合。其次,日方强中方弱、日方小中方大、日方退步中方进步、日方失道寡助中方得道多助这些相互矛盾的基本特征,决定了中日双方的战略指导方针和战役战术原则。再次,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依然存在,有时甚至很尖锐,需要正确处理两种矛盾的关系,在敌、我、友三方中保持自己的主动权。

最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由于执行两种不同的抗战路线、战略方针和作战指导原则,因而在不同的战略阶段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在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军民成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军,解放区战场则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另外,抗日战争呈现出一种内线与外线、有后方与无后方、有固定战线与无固定战线等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

铜雕一直普遍被认为是制作成一些工艺品、室外雕塑品和佛像等,其实铜雕的范围远不止这些,铜作为一种集实用性、可塑性、美观性、杀菌性、可回收资源、材质的文化底蕴等因素,而使我们不得不承认铜其使用性的广范。

扫码快速获取报价 电话微信同号
18632112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