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人物铜雕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又名福松,本名郑森,字明俨,诣明末大儒钱谦益时受字大木。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郑成功对荷兰殖民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传令
各港,并通告东西各国,不准到台湾与荷兰人通商,就这样封锁了两年,搞得荷兰殖民者狼狈不堪。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郑成功决定出兵收复台湾。二月,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大小船只数百艘,从厦门出发,渡过台湾海峡,先后进攻荷军据地“赤庄城”和“热兰遮城”。荷兰殖民者凭借“坚船利炮”和堡垒进行顽抗,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负隅顽抗。
在高山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郑成功击败了荷兰殖民者派来的援兵,经过8个月的斗争,收复了“赤嵌城”,龟缩在“台湾城”的荷兰总督揆一在1662年1月28日(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缴械投降。
人物铜雕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的常见了,在大街上公园里都会看到人物铜雕铜雕。那么铜雕人物是如何雕刻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铜雕人物雕刻工序大体分下面几个步骤: 1.开荒:也有称开大荒,将石料 粗坯凿去多余部分。到初具大体轮廓的阶段。 进一步打出体面关系基本形状的过程叫做 开中荒。一般加工打到离石膏模型形体约1厘米左右叫开小荒。 三个过程有时交替进行,所使用的工具 为大、中、小錾子。 2.打细:将开小荒余下的多余部分凿掉,重点是刻画形象和找准形体的起伏结构等微妙变化。是对铜雕像进行艺术处理的重要阶段,使用的工具为齿凿、平凿、石锉等,这是铜雕*后阶段,需要耐心精雕、 细刻。 3.打磨:在打细铜雕的基础上,用 研磨材料进行打磨,抛光后能将石质的材料 点显示出来,使铜雕作品增添光彩,提高作 品的艺术感染力。打磨的工具和材料有抛光 机、砂轮、沙布、沙纸、水沙纸、氧化铬、抛 光膏等。此道工序是根据艺术效果而进行的, 有的是全部通体打磨、有的是局部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