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鑫雕塑
咨询热线18632112362
当前位置: 灵鑫雕塑> 雕塑文集>

苏轼人物胸像景观铜雕

苏轼人物胸像景观铜雕

发布于 查阅143次  

苏轼雕塑,玻璃钢仿铜人物胸像 (1)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优秀的城市广场铜雕作品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珠联璧合,遥相呼应,城市铜雕能使城市更具有亲和力,是上升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至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在世界著名的大、中城市中不乏先例。现代城市铜雕就像城市的眼睛,最能反映城市的风采和神韵。作为空间艺术的城市铜雕,虽然是隶属于环境的存在,但城市却积极主动的给环境以充实,增强人民对于环境的主观意识。城市铜雕属于公共设施,大家应该互相监督和爱护它,保护铜雕人人有责。城市铜雕的快速的发展,城市建筑物的规模也就慢慢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大,规模也就越来越大,铜雕慢慢的在适应城市的发展,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扫码快速获取报价 电话微信同号
186321123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