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刀关公人物标志景观铜雕
关羽(161-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名将。
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关羽,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中平元年(184年),汉室宗亲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
人物铜雕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由于人物铜雕作品不仅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对于城市的文化起到传承的作用,为此需要根据城市的文化底蕴与人物的历史背景选择适合的材质进行生产。铜雕人物,对于城市铜雕而言,铜雕人物制作,通常采用青铜作为主要生产原材料,不仅能够保障人物铜雕经受环境的侵袭,同时延长人物铜雕的存在寿命,展现城市代表应该具备的魅力。由于中国人物铜雕起源于工艺美术,因此大部分人物铜雕作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人物铜雕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物的形象也特别丰富,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人物铜雕则是以其铜雕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其所在国家及所在环境的特征。